云贫开办发〔2016〕56号
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对象建档立卡
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建档立卡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决定,根据《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基础工作
认真搞好入户调查、建立完整档案资料、严格规范和落实识别程序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工作,是接受考核检查和第三方评估的主要依据,更是体现公平公正、获得群众认可的客观需要。在此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入户调查完整资料,确保在评议过程中可分析、可比较,把真正贫困农户识别出来;补好程序,确保程序规范公平、结果公正,得到群众认可。
针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不可控性和核实难的特点,入户调查要深入细致,详细记录农户主要信息情况,为后续分析比较打下坚实基础。要做到“五查五看”,即:查收入,看家庭收入来源的结构稳定性,把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补贴性收入等搞清楚;查住房,看住房的安全稳固性,把住房的面积、结构、安全情况等搞清楚;查财产,看贫富程度,把农户经营设施、经营实体、外购房产等搞清楚;查家庭成员结构,看能力和负担,把劳动力从业状况、赡养人口、读书人口等搞清楚;查生产生活条件,看基本生产生活状况,把地力耕畜情况、种植结构、主要日常生活资料等搞清楚。在此基础上,组织好“三评四定”(内部评议、党员评议、村民评议,村委会初定、村民代表议定、乡镇审定、县确定)。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召开会议进行内部评议时,要认真分析比较,检查入户调查工作和资料的统一性、完整性,为党员会、村民会评议打好基础。在评议中,对党员、村民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对没有纳入的贫困户,要及时补齐资料,按程序纳入。对经调查应剔除的农户,应及时退出。在贫困户认定过程中,要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不留隐患。
二、注重示范引领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周密制定工作方案、工作计划,搞好业务培训,倒排时间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既要压实各级党政组织的责任,也要强化驻村工作队的具体工作责任。要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法,先在村“两委”班子强、驻村工作队熟悉村情民情、工作扎实的村开展,形成示范样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做好宣传推广,引领面上步步跟进。
三、规范建档立卡
建档立卡是一项集政策性、社会性为一体的动态管理工作,工作流程程序和文档表册应在处置和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作用,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在建档立卡过程中,有农户提出申请或投诉举报,都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建立完整档案。要严格按规定做好《入户调查登记表》《党员评议登记表》《村(组)民会评议表》《村“两委”贫困户拟定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贫困户帮扶卡》,做到“一户一档一卡”。经过识别程序,没有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户相关资料,也要一并建立档案备查。在按上述要求形成完整资料档案的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丰富档案资料。
附件:1.入户调查登记表
2.党员评议登记表
3.村(组)民会评议表
4.村“两委”贫困户拟定会议记录
5.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
6.贫困户帮扶卡
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5月11日
附件1
入户调查登记表
州(市) 县(市区) 乡(镇) 行政村 组
户主基本情况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家庭上年收入情况 |
经营性收入 (元) |
|
工资性收入(元) |
|
收入稳定性: |
财产性收入(元) |
|
补贴性收入(元) |
|
家庭现住房情况 |
结构类型 |
|
建筑面积 (平方) |
|
人均建筑面积 (平方) |
|
安全稳固性: |
家庭财产状况 |
经营性设施 |
|
经营性实体 |
|
外购房产 (平方) |
|
|
家庭成员结构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与户主关系 |
身份证号码 |
文化程度 |
从业状况 |
健康状况 |
|
户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生产生活条件 |
水田面积 |
旱地面积 |
林地面积 |
种植业品种/数量 |
养殖业品种/数量 |
耕畜状况 |
|
|
|
|
|
|
生活用车状况 |
农机(具)状况 |
电视机状况 |
洗衣机 状况 |
电冰箱 状况 |
|
|
|
|
|
|
|
入户调查人签字: |
|
户主签字: |
|
|
|
|
|
|
|
|
|
|
|
|
|
|
|
入户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入户调查登记表填表说明
1.本表每户一张,作为贫困对象评议依据。由村委会汇总建档。
2.经营性收入:是指扣除经营性支出后的收入。
3.工资性收入:是指在劳动雇佣关系下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
4.财产性收入:是指依托私有财产产生的价值。如房屋(土地)租金收益,投资收益等。
5.补贴性收入:是指享受某种扶持或福利政策所获得的收入。
6.收入稳定性:要对各项收入的稳定性进行简要描述。例如:经营性收入为从事养牛和养猪收入,相对较为稳定;工资性收入为临时工计时工资,不稳定。
7.结构类型:是指房屋的构造或材质,如:砖混、有(无)梁柱砖木、有(无)梁柱土木、有(无)梁柱石木等。
8.安全稳固性:对房屋安全稳固性进行简要描述,例如:“安全、基本安全、需加固修缮、需重建”等。由调查人员评估,具体标准可参照相关指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酌定。
9.经营性设施:是指家庭成员有1人(或以上)自有(或与别人共有)的经营性设施,例如:经营性车辆、经营性房(地)产、经营性机械设备等。填写具体设施名称。
10.经营性实体:是指家庭成员有1人(或以上)创办(或参与)的经营性实体。填写具体经营实体名称,以及经营规模。
11.外购房产:是指除本表“家庭现住房情况”以外的住房,填写建筑面积。
12.文化程度:以最高毕业文凭为准。如果正在就学,填就学情况,例如:就读高一、就读大二。
13.从业状况:根据实际现状,填写“在家务农、本村镇务工、乡(镇)外县内务工、县外省内务工、省外务工、无业”等。
14.健康状况:分为健康、大病、长期慢性病、残疾4类,除填写“健康”外,属于大病或长期慢性病的,填写具体病种,例如:肺癌、糖尿病、高血压;属于残疾的,按照残疾证注明种类填写。
15.水田(旱地)面积:是指家庭所有水田(旱地)面积合计,单位为“亩”。旱地如果是水浇地,要注明。
16.林地面积:是指家庭所有林权证面积,单位为“亩”。
17.种植业品种/数量:填写具体的品种,例如:水稻、玉米、烤烟、咖啡、橡胶、甘蔗等。“/”左边填品种,右边填数量。
18.养殖业品种/数量:填写具体的品种,例如:生猪、肉牛、蜜蜂、鸡鸭等。“/”左边填品种,右边填数量。
19.耕畜状况、生活用车、农机(具)、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状况:根据物件品种具体情况进行简要描述,例如:耕牛2头;微型车(二手)1辆、手扶拖拉机1台、18吋液晶电视1台、海尔单门冰箱1台。
20.入户调查人签字:参与调查人员共同签字。
附件2
党员评议登记表
州(市) 县(市区) 乡(镇) 行政村 组
评议情况 |
评议时间 |
|
评议地点 |
|
评议 主持人 |
|
参加评议的党员名单: (共 人) |
|
被评议纳入贫困识别户主名单: (共 户) |
|
评议结果 |
|
村第一书记 签字 |
|
支部书记 签字 |
|
记录员 |
|
驻村工作 队员签字 |
|
填表说明:
1.本表每次评议一张,作为评议工作的记录,由村委会汇总建档。
2.名单栏目要列出所有相关人员姓名,顿号隔开。
3.至少要有一名以上驻村工作队员全程参与评议。参加评议的所有驻村工作队员都要签字。
4.评议结果要将评议通过的、评议未通过的、评议过程中新提出的农户进行全面记录。
附件3
村(组)民会评议表
州(市) 县(市区) 乡(镇) 行政村 组
评议情况 |
评议时间 |
|
评议地点 |
|
评议 主持人 |
|
本村(组)共有 户,此次参加评议的有 户。 |
参加评议的户主名单: (共 人) |
|
被评议纳入贫困识别户主名单: (共 户) |
|
评议结果 |
|
村第一书记 签字 |
|
支部书记 签字 |
|
村委会主任签字 |
|
驻村工作队员 签字 |
|
填表说明:
1.本表每次评议一张,作为评议工作的记录,由村委会汇总建档。
2.名单栏目要列出所有相关人员姓名,顿号隔开。
3.至少要有一名以上驻村工作队员全程参与评议。参加评议的所有驻村工作队员都要签字。
4.评议结果要将评议通过的、评议未通过的、评议过程中新提出的农户进行全面记录。
附件4
村“两委”贫困户拟定会议记录
州(市) 县(市区) 乡(镇) 行政村
会议时间 |
|
会议地点 |
|
会议主持人 |
|
参会人员 |
|
记录员 |
|
会议主题 |
讨论研究本村委会贫困农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相关事宜 |
|
会议记录: |
|
村第一书记签字 |
|
支部书记 签字 |
|
村委会主任签字 |
|
|
|
|
|
|
|
|
|
|
注:可另纸附原始会议记录。
附件5
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
经过入户调查、村(组)党员评议、村(组)民会评议、村委会研究等程序,拟将下列农户初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将贫困户(户主)名单公示如下:
如有异议,可在即日起5日内,向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所在乡(镇)提出意见。
村委会联系人: 电话:
驻村工作队联系人: 电话:
乡(镇)联系人: 电话:
村委会(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6
贫困户帮扶卡
州(市) 县(市区) 乡(镇) 行政村 组
|
户主姓名 |
|
户 主 联系电话 |
|
家庭成员数量 (人) |
|
|
帮扶人 姓名 |
|
帮扶人 联系电话 |
|
帮扶人所在 单位 |
|
帮扶计划: |
|
帮扶情况登记 |
|
时 间 |
帮扶项目、措施及成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卡一式三份,贫困户、帮扶人、所在村委会各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