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普洱市2017年上半年“挂包帮”和驻村扶贫工作情况总结
索引号: 1032-17_F/2017-0825024 公开目录: 监测对象认定标准及申报程序信息 发布日期: 2017-07-21 10:15:56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市乡村振兴局 文    号:
 

 普洱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开展“挂包帮”和驻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17年上半年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挂包帮”和驻村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2017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普洱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求真务实、创新举措,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31个省级部门、146个市级及驻普部门、1088个县(区)级部门以及各乡镇、4.3万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993个村、13.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了每个贫困县都有领导挂钩,每个贫困乡(镇)、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挂包,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了“挂包帮”定点扶贫全覆盖。二是帮扶对象更加精准。从年初开始,深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对新识别的贫困户及时进行了结对帮扶,对识别不精准、不符合规定的贫困户及时进行了干部结对帮扶关系调整。三是组建和优化了驻村扶贫工作队。2017年对全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行了轮换调整,在2016年选派367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基础上,2017年初选派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补充到驻村扶贫工作队伍,2017年共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员38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318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村1549人,省级总队长10人、副总队长10人(省级3人,市级7人);派出类别结构为:中央4人、省级145人、市级及驻普426人、县(区)级1229人、乡(镇)级1857人,大学生村官226人;调整后继续任职2545人,下派补充1342人,全市轮换调整率34.52%;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825支,其中组建在建档立卡贫困村368支,组建在非建档立卡贫困村457支;中共党员2617人,占比67.33%。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细化方案,明确责任

为确保贫困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贫困乡(镇)如期实现脱贫出列,在普洱市原挂包乡(镇)、村未脱贫联系点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结合2016年扶贫工作成效考核情况和2017年脱贫计划,调整细化了市级领导2017年脱贫攻坚“挂包帮”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挂联“两山一边”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2017年计划脱贫摘帽的贫困县,39名市级领导分别挂包9个贫困县的38个贫困乡(镇)帮扶39个贫困村。明确了挂县领导每季度深入挂钩县督查指导和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不少于1次,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落实牵头领导的有关工作部署。包乡(镇)帮村领导。原则上每季度深入挂包乡(镇)、挂帮村开展工作不少于1次。督查指导好基层干部特别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帮扶工作。

(二)层层压实责任,引导挂包单位主动作为见成效

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事业,扎实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各挂包单位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帮扶成效。2017年上半年,5家中央单位(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宝武集团、浙江大学、中国旅游集团)投入定点扶贫资金1472.46万元;31家省级单位、146家市级及驻普单位、1088家县乡级单位共投入“挂包帮”定点扶贫资金8655.90万元。认真开展回访工作,今年上半年,组织1265家挂包单位开展回访工作2次,回访贫困户12.75户,回访率达94%。

(三)抓好业务培训,增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工作能力

为提升队员综合素质,市联席会议办牵头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组织了全市驻村扶贫工作业务培训,各县(区)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副总队长和定点对口帮扶普洱及县(区)的处级干部,各县(区)联席会议办负责人,368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近500人参加了培训。各县(区)也在5月中旬前组织开展了对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培训。同时按照省、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要求,结合普洱市实际,市联席会议办制发了《普洱市脱贫攻坚政策文件汇编》、《普洱市驻村扶贫工作流程图》。通过业务培训、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提升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工作合力

为增进感情,交流相互工作经验,形成工作合力,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于4月19日组织召开了中央、上海和省级单位帮扶普洱挂职干部工作座谈会,有关市领导、各县(区)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副总队长、定点和对口帮扶普洱及县(区)的挂职处级干部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传达学习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和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精神,交流对口定点帮扶工作经验,探讨下一步对口定点扶贫工作思路和举措。6月19日市联席会议办组织召开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座谈会,市领导和市级有关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委副书记,2016年未实现退出的61个贫困村和2017年计划退出的79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共140余人参会。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了脱贫攻坚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五)落实制度,加强管理,严格监督执纪问责

一是严格落实《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试行)》,结合普洱市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并下发了《中共普洱市委办公室关于从严从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的通知》(普办通〔2017〕36号)、《普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发关于严肃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纪律文件的通知》(普联办发〔2017〕7号)、《关于做好当前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的通知》(普联办发〔2017〕7号),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考勤月报告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民情收集制度等,加强监督指导,切实规范我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管理。严格监督执纪问责,2017年上半年严格按照程序,共计调整召回8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队员,其中10县(区)季度测评末5位的50名同志中,有30名同志被召回戒勉谈话,20名同志被提醒谈话,33名同志因工作调动、自动离职或辞职辞退而调整,3名同志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职而调整。二是执行严督实查制度。由市、县(区)联席会议办牵头,纪检、组织、督查等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采取实地抽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在岗位情况进行按月随机抽查,切实增强了驻村扶贫工作的纪律性和严肃性。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随机督查70余次。对抽查出不在岗或挂空名的队员进行教育谈话,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如:墨江县对随机抽查中对发现的部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驻村不实、帮扶不力,“挂名”“走读”等问题在2017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并着重对3家挂包单位(墨江县中医院、墨江县城小学、墨江公路局)及驻村工作不力的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地财产保险普洱中心支公司唐佳靖、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墨江分公司李文华等)进行了会议通报。三是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及队员严格按照《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执行请销假制度,按程序层层审批,并进行备案。同时,要求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实行逐日登记考勤制度、考勤情况月报制度,有效保障了工作队员的到岗率。四是严格执行队员调整审批制度。对驻村工作中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职、因工作变动等特殊原因需进行调整的,由派出单位提出申请报同级组织部门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批。五是严格执行月工作情况统计和相关材料上报制度。市联席会议办要求各工作队按月上报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动态信息简报、民情日记等材料,规范了痕迹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六是严格落实保障措施。为保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履职尽责,严格执行市委办公室《关于从严从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督促各派出单位及时落实工作队员经费和相关保障待遇。

(六)入户调查核实,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在建档立卡“回头看”及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中,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调查、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每月由驻村扶贫工作队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贫困群众见面会,逐月填写《扶贫手册》,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对帮扶措施的认可度。为确保挂包单位帮扶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向于2017年7月6日向31家省级挂包单位致感谢信,同时市联席会议办于6月26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的通知》(普联办发〔2017〕14号文件),要求各挂包部门(单位)积极协助挂包村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动态管理工作组按程序公平公正开展评议评定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2017年上半年普洱市“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挂包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对帮扶责任认识不足,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挂包单位与挂钩点联系对接工作不够,开展工作不到位;市、县联席会议办调整到扶贫办后,人员不足,工作相对滞后,对基层工作指导不到位;部分挂包单位(如金融、保险部门)驻村人员不到岗问题较突出;部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等。下半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站在讲政治、守纪律、遵规矩的高度,扎实抓好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各项工作。市、县(区)联席会议办定期或不定期向联席会议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研究分析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统筹部署推动工作落实。把脱贫攻坚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相结合,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第一书记的作用,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驻村纪律。严格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坚决反对“四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驻村工作队员“八必须”“八严禁”和有关要求,防止新的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出现。不把简单的节日慰问、困难救济、给钱给物当作帮扶,不走马观花、应付了事、搞形式主义。加强对结对帮扶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和当地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融为一体,用真心用真情用真力用真智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充实调整市、县(区)联席会议办工作机构,细化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向上对接、对下指导、横向沟通的工作力度,合力推进工作。以县(区)、乡(镇)两级为组织实施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充分发挥好各级派出单位、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的作用,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构建挂钩扶贫整体联动工作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健全和完善“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各挂包单位的积极性。对“挂包帮”“转走访”和驻村扶贫工作实施全程动态监管,做到督查检查精准、考核评价精准、结果运用精准。各级组织、纪委、督查和联席会议办等相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对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和驻村扶贫工作开展督查、抽查,及时发现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并针对发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措施和办法,确保整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下一步工作中,各挂包单位和县(区)联席会议办要结合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结果,及时调整结对帮扶力量,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并在扶贫开展信息平台系统完成结对帮扶信息的录入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转变群众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动员鼓励群众带头脱贫、勤劳致富。认真总结经验,提炼亮点,创新模式,认真办好简报,统筹做好驻村扶贫日记报送等工作。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力度,号召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投身扶贫,提高群众对“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和驻村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氛围。

 

 

              普洱市“挂包帮”“转走访”

                 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7721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