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勇委员:
您在政协普洱市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应急能力建设的建议》(第150号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普洱市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以“一案三制”为总框架,以应急准备为主线,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与信息化为支撑,以法治化建设为保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普洱市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应急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了普洱市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建立“1+4”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出台《普洱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县(区)完成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
(二)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全市建有4支专业救援队、1支危险化学品兼职救援队、1支道路交通兼职救援队和8支矿山兼职救护队。完成普洱救灾物资储备库“一库三点”建设,按标准建成了澜沧县、孟连县、宁洱县救灾物资仓库,更新、补充救灾物资,丰富物资种类。
(三)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扎实推进。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广泛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避险、自救与互救等知识宣传,群众危机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结合脱贫攻坚、创文工作到挂联村、组、户开展宣传,向群众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常识;积极引导学校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做到安全宣传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根植安全理念。
(四)应急管理能力逐步提升。一是基本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厘清“防”与“救”的关系,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二是加强灾情核查评估。健全多部门灾情会商机制和灾情发布机制,随时关注救灾工作发展动态。
(五)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趋于完善。一是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制定出台《普洱市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普洱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厘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权责边界。二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十四五”期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以应急准备为主线,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与信息化为支撑,以法治化建设为保障,有序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普洱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机构作用,强化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统筹协调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涉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三是加快普洱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以指挥中心建设带动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和指挥能力提升。按统分结合的方式,发挥好指挥所、移动指挥所,以及10个县区分中心应急指挥体系中枢功能作用。
(二)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是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以实现企业本质安全为目标,从源头防控,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始终盯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放松,大力推进监管执法改革,加大安全生产业务信息化应用,搭建互通互联的信息化架构,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
(三)大力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一是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市和各县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二是积极推进自然灾害监测网站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和立体监测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三是提升基层风险防范治理能力。以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安全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县(区)、示范社区等创建为抓手,提升基层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补齐基层减灾能力短板。
(四)打造忠诚担当可靠的应急管理队伍。一是建设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打造“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应急救援队伍。二是打造作风过硬的应急管理执法队伍。按照上级执法改革部署,整合监管执法职责,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突出加强安全生产执法,下移执法重心,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方式,强化执法保障。三是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每个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能够熟练掌握灾情统计报送,开展灾情核查评估等工作任务。
(五)提升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一是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重要应急储备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二是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和提升应急装备和物资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
(六)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巩固提升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成效,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培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创新宣传载体,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全面落实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考试制度,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警示教育,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素质,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杜绝违法、人人参与”,着力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重视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普洱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杨正宏,0879-2189989
普洱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