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2023年3月13日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宁洱胜利煤矿30万吨年升级改造项目等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索引号: 1014-/2023-0313002 公开目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发布日期: 2023-03-13 15:53:15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文    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宁洱胜利煤矿30万吨年升级改造项目等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13日-2023年3月1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电 话:0879-2310757(传真)

通讯地址:普洱市思茅区园丁路7号(66500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1

宁洱胜利煤矿30万吨年升级改造项目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梅子镇

宁洱盛利煤业有限公司

云南莱恩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宁洱胜利煤矿位于宁洱县城区24°方向,距县城直线距离53km。行政区划属宁洱县梅子镇。矿区范围面积1.5194km2。总投资19450.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61.33万元,占总投资的3.91%。

一、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

根据煤炭采矿行业的特点,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是人为活动、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和地表塌陷造成的生态影响;水环境影响主要是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在非正常情况下造成影响;地下水影响主要是开采将对新近系中新统第三段(N13)砂岩裂隙含水层造成破坏,使其地下水水量损失;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场地裸露地表及场地现状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在大风气象条件下形成的扬尘,运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储煤场扬尘及矸石转运场扬尘、风井扬尘、装卸扬尘、运输扬尘、原煤加工车间破碎和筛分粉尘、灌浆黄土堆场扬尘;声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运输车辆等噪声,运营期主要为空压机、风机、泵类、机修、破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胜利煤矿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期的固废主要来自下巷道掘进产生的掘进矸石,土石方,以及场地平整硬化、场内道路的建设和后续环保设施的建设产生少量土石方,运营期主要固体废物有:煤矸石、矿井水处理站煤泥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废机油、废液压油、废乳化液等。

二、项目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生态治理措施

运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来自地质方面,体现在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和地表塌陷,并因此而影响到附近的农田、房屋、公路等,应对矿区开采地面移动、地面塌陷预测区和地裂缝进行长期观测,建立地表移动、地下水观测体系,并根据观测结果及时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相关要求采取补偿、修复及治理恢复措施;加强工业场地空闲土地及周边的植被绿化。

1.根据耕地和林地受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行补偿和恢复治理;

2.对采区附近地面移动、地表变形进行长期监测并记录存档;

3.加强工业场地空闲土地及周边的植被绿化。

(二)废水治理措施

1.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处理站规模为2472m³/d,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矿井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剩余外排至民乐河。

2.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AO+消毒”工艺(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预处理)处理,规模150m³/d,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3.工业场地新建排水明沟375m、暗沟282m场区内雨水通过排水沟收集外排;工业场地外围新修截排水沟700m,场区外围雨水通过新截洪沟收集外排;对现有排水沟渠进行清掏,修葺使用,实现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池设置在储煤场东北侧地势低处,雨水收集池容积120m³,水泵及管线连接矿井水处理站;

4.新建一座容积265m³的矿井水事故池收集池,供矿井水处理站使用;新建一座容积30m³的生活污水事故池收集池,供生活污水处理站使用;水泵及管线分别连接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

5.架设400m的矿井水排污干管至民乐河处,并在民乐河处设置总排污口,规范设置排污口;

6.工业场地划分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其中危险废物暂存间、油脂库、机修间划分为重点防渗区;将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站、事故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储煤棚、矸石转运场、隔油池等区域划分为一般防渗区;其他区域划分为简单防渗区域;办公楼及综合楼场地硬化,利用;其他划定区域依照设计实施地面硬化。工业场地上游设一个监测井、工业场地下游、矿井水处理站下游30m处各布设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

(三)废气处置措施

储煤场、矸石转运场均位于原煤加工车间内,原煤加工车间设置为全封闭式,四面设置围挡,仅留设运输车辆进出口,上方加设轻钢结构彩钢瓦屋面顶盖,顶部增设洒水装置;筛分破碎粉尘经旋风和布袋除尘装置后经排气筒外排;临时堆土场设置三面围栏、三面围栏、洒水降尘、出入车辆冲洗;装车处设喷洒降尘设施,工业场地、输道路洒水抑尘,运煤车加盖蓬布、控制装载量。

(四)固体废物

矸石应做好综合利用矸石制砖工作,及时清运;工业场地产生的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污泥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梅子镇垃圾中转站,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矿井水污泥压滤后掺入原煤外售;设置一个专门的废机油、废液压油、废乳化液暂存间,将废机油、废液压油、废乳化液收集于专用废机油收集桶中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中,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五)噪声防治措施

禁止高噪声设备(坑木加工、机修设备)夜间运行;将高噪声设备,如通风机、压风机、坑木加工设备、机修设备置于室内,采用隔声措施,周围加强绿化,选用枝叶茂密的常绿乔木、灌木、高矮搭配,形成一定宽度的吸声林带。风机安装有消声器;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建议不在22:00~次日6:00运输,车辆超速超载,在运输道路沿线居民相对集中区时,区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2

普洱市思茅区大地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

110kV大地光伏升压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龙潭彝族傣族乡;

110kV线路起于大地光伏升压站,止于110kV木糯线N45-N46间T接点。

华能澜沧江(普洱)新能源有限公司

丽江智德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规模主变为2×100MVA,本期建成1×100MVA,配置1台主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为1×100MVA。110kV终期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1回110kV线路“T”接木乃河变~糯扎渡变线路,场地预留1回,35kV终期出线10回,本期电气备用5回,5回35kV进线经35kV电缆沟引入,场地预留5回。

新建110kV线路起于大地光伏升压站,止于110kV木糯线N45-N46间T接点,线路全长13.7km,单回架设,导线采用JL/G1A-240/30和JL/G1A-240/55钢芯铝绞线,地线2根均为24芯OPGW光缆,新建杆塔32基。

总投资17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约88.5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5.06%。

一、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

(一)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扬尘、设备燃油废气及装修废气等对周围大气环境及保护目标处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废水以及运营期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对地下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运营期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影响。

(四)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运营期电气设备对周围声环境及保护目标处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化粪池污泥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一定影响。

(六)电磁环境的影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电磁影响。

(七)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活动对区域植被、动物、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及环境敏感区产生的一定影响。

(八)环境风险的影响。变电站主变事故、检修产生的废油可能造成漏油环境风险。二、项目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等抑尘措施;物料、土方临时覆盖、及时回填;设置围挡;禁止在现场焚烧固体废物。

(二)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项目施工及洒水降尘;运营期采用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厂外排水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区内绿化。

(三)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对危废暂存间、事故油池进行重点防渗,定期检查各储存设施。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进行施工噪声的控制,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方式,禁止夜间施工。运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加强设备维护。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施工期土石方全部回填利用;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按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同周边居民生活垃圾一同处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清运处理;废铅蓄电池由厂家拉走处理;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电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尽量优化路径,避让居民区等重要区域,将城区环境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设计;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要求导线、金具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运营期合理布置设备;设立警告及防护标识;加强对设备检查和维护;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七)降低生态环境影响措施。输电线路临时用地优先利用荒地及劣地;塔基选择全方位长短腿设计;塔基尽量选择在植被稀疏位置;在塔基区、塔基施工区及牵张场布设无纺布;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禁止随意砍伐树木、捕捉动物;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加强防火宣传,提高防火意识;严格控制火源,强化火源管理;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采取播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运营期加强污水处理站的管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升压站内采取灌草结构进行绿化种植,绿化面积750m2

(八)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站内主变压器处设置1个集油坑和1个事故油池;严格做好分区防渗工程,施工期加强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提高防渗工程质量,做好照片、录像以及相关文字说明等存档资料;对事故油池、危废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站内地面硬化;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并定期演练。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