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解读《普洱市地震应急预案》
索引号: 1001-/2023-0310003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3-10 16:52:33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    号:
 

   

一、预案修订的背景和依据

201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定位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202112月,根据《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普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普洱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 普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知普政办发﹝2021123号),普洱市抗指挥部办公室划转到市应急局202112月,省人民政府会议审定并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了《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对201444日印发的《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云政办发〔201416号)进行了修订,作出了较大修改,现行普洱市地震应急预案》普办发〔20202)已不能适应当前体制机制需要迫切需要根据调整后部门职能职责应急处置新要求和上位预案的规定,对原《预案》进行修订,保证普洱市抗震救灾应急预案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预案修订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预案修订全过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机构改革后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新情况、新要求,紧扣《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普洱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上位预案,以及部分市地震指挥部成员单位调整后的“三定”职责,着眼于实用、管用和好用的原则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预案共分9个章节:总则、组织体系、响应机制、预防和预警、地震应急响应、处置程序、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其他地震事件应急处置、附则,在结构和内容上作了部分调整和充实。

(一)明确了普洱市地震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为市人民政府的地震灾害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的地震应急工作,统筹组织指挥全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具体工作,协调开展重大抗震救灾活动。明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事机构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

(二)明确了抗震救灾工作组组成及职责。根据历年应对地震灾害工作的实践,对启动应急响应后成立的抗震救灾工作组进行了调整,成立前方指挥部(下设18个工作组:信息收集前方综合协调组、人员搜救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组遇难者善后处置交通运输应急通信、电力保障、供水供气设施次生灾害防范处置、治安维稳、社会动员、涉外事务新闻宣传组地震监测和灾情损失评估恢复生产生活组后勤保障组),后方指挥部(下设5个工作组后方综合协调组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组救灾捐赠和应急资金筹措组港澳台侨事务协调组涉外事务协调组)并明确工作组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和工作职责。

(三)对启动响应和先期处置进行了调整和明确。启动响应由市政府更改为市减灾委。融入充实了《普洱市地震事件先期应对处置方案》中的震情报告、通报和信息上报内容,强化震后信息“黑箱期”的信息报告。

(四)调整了指挥体系、成员单位组成和名称。撤销了原预案中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更改为发生较大以上地震后成立专项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普洱军分区副司令员、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市应急局局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市地震局局长、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市森林消防支队支队长武警普洱支队有关副支队长担任;根据工作职能的划转和实际需要,办公室主任由应急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市地震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管领导担任。与原《预案》对比,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数量增加1个至54,单位构成根据机构改革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整(减少7个:市委办、市纪委监委、市政府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新闻办、思茅海关;增加8个:市国资委、思茅海事局、普洱公路局、市通管办、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中国铁塔普洱分公司、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车务段、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基础段

(五)健全完善了地震监测和预报预警机制进一步扩充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内容,特别明确破坏性大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响应动作。明确了整个监测和预报预警流程的各项工作细节,推进震救灾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向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六)维持原来地震灾害按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等级的标准,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Ⅰ、Ⅱ、Ⅲ、Ⅳ级四级。在应急响应的启动权限、启动条件和响应措施的具体内容上作了部分调整明确抢险救灾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

(七)明确了普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与原《预案》相比,专列附件明确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54成员单位的职责,有利于压实各部门工作责任。

三、预案修订后的特点

(一)对应和体现了新情况、新形势。构建新型应急管理体制,指挥机构力量更加强化。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划转应急,加快形成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大应急工作格局。更加适应新的地震灾害应急形势。修订后的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完善,灾害处置更加高效,大灾大难应对更加充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二)更实用、更易操作、更顺畅。在操作上预案更具实战化的特点。预案细化实化指挥长和各有关部门的具体责任、响应机制、行动措施,量化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的标准,增强了实用性、可操作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pes.gov.cn/info/egovinfo/1001/xxgk_content/1001-/2023-0310002.htm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