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
|
||||||||||||
——2023年8月31日在普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市审计局局长 马利波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审计机关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并对相关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克服疫情防控和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狠抓增收节支,强化绩效管理,积极应对和化解财政收支矛盾风险,确保“三保”支出、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市级财政管理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87亿元,支出309.66亿元,结转4.2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60.13亿元,支出59.08亿元,结转1.0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 271万元,支出1 535万元,结转1 73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5.48亿元,支出78.97亿元,本年收支结余6.5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3.33亿元。 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未按规定比例提前下达转移支付预计数,致使下级政府预算编制缺乏主动性和完整性。二是预拨经费年末未结转支出。三是新增一般债券资金闲置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2 934.41万元,资金效益未得到有效发挥。四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款未及时追偿215.39万元。五是应收未收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资金。 (二)县级财政决算审计情况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对1个县2021年度预算执行、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年初预算不细化,代编预算规模持续增长。二是占用上级专款平衡财政预算。三是违规调入资金并重复列支虚增财政收支规模。四是“以拨作支”,违规将资金转入财政专户9 889.60万元。五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专项债券资金闲置在项目实施单位。六是预算执行约束性不强,117个预算单位和部门637个预算项目的执行进度为0。 (三)全市科技资金专项审计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对全市2020年至2022年科技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31个单位、79个项目,抽查财政资金1.08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6个科技项目终止后,结余资金未及时清理收回36.78万元。二是6个县财政部门未及时核拨项目资金1 169.25万元。三是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不规范59.55万元。四是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等。 二、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对6个单位和部门开展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4个单位超预算、扩大开支范围5.73万元。二是应缴未缴资源使用费61.83万元。三是5个单位往来款项长期挂账和存量资金清理不及时1.67亿元。四是3个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不规范5 780万元。五是3个单位政府采购程序执行不到位253.47万元。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2022年以来,审计机关着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对部分重大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乡村振兴审计情况 对1个县乡村振兴产业帮扶相关项目资金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项目规划不合理,项目建设不合规。投入1.63亿元建设的13个养殖小区4个空置,4个停建,未能全部发挥预期效益,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化整为零、直接指定等方式违规确定施工方的情况。二是产业项目制定不科学、后续培育不足。项目规划设计未统筹考虑县域资源禀赋条件、项目建成后未制定有效的技能培训及管护机制,导致投入5 750万元购置的7万群蜂损耗率大、存活率低。三是项目管理责任意识不强、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项目运营管理不到位,致农户及村集体资产收益2 132.82万元未兑现且入股的2.01亿元本金存在偿债风险;资产监管不严,致国有资产流失1 130.24万元;组织不当,致农户务工收益流失528万元;合同流于形式,致150万元养殖管理津贴奖励未兑现。四是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农户参与程度不高。多数的脱贫群众都是通过村上提供的公益性岗位获得收入,只有极少数的农户实际参与到实施的产业项目中,未能真正的让农户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二)产业园区“巡审融合”审计情况 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配合市委巡察组,对1个产业园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情况以及围绕巡察工作要求和重点进行专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不到位,应退未退7户企业入驻保证金801.30万元。二是财政财务收支不规范。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三是资源要素保障不到位,企业建设用地长期闲置1 186.14亩。四是重大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个别建设项目存在损失、建设推进缓慢、应招标未招标以及未批先建。 四、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对3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量不实,多计工程结算价款540.69万元。二是多付工程款291.76万元。三是滞留项目资金1 008.48万元。四是项目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存在未按规定报批初步设计、办理施工许可。 (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对全市2020年至2021年度彩票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不规范。7个县财政部门未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1 938.69万元;1个县和1个单位结余资金未上缴财政24.27万元;2个县和6个单位扩大开支范围使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及销售业务费168.66万元;3个县购买设备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153.59万元;4个单位支出依据不充分、管理不规范160.48万元。二是项目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管理不规范。1个县和1个单位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277.05万元;个别项目未履行立项审批以及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等;全市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进度缓慢,85个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五、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对14户国有企业2020年至202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6户企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待或未按规定报销差旅费30.35万元。二是2户企业未完成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三是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或履职尽责不到位。5户企业大额资金使用未向国资委报备;2户企业部分建设项目未批先建;5户企业工程招标、物资采购手续不规范,涉及金额2 390.94万元;个别企业违规为工程承建单位指定建筑材料供应商和生产经营设施被无偿占用。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1.35亿元。11户企业采取提前确认收入、跨期结转成本费用支出等手段粉饰经营业绩。五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3户企业个别管理人员存在越权审批行为;企业之间借款逾期未清偿2 999万元。 六、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结合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国有企业审计、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对13个市级部门、14户市属国有企业、162个专项债券项目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等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采购手续不合规,核算管理不规范;二是国有企业存在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未能真实准确完整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三是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存在项目推进缓慢、未能及时形成资产,个别项目存在国有资产流(损)失等;四是自然资源资产存在未批先用,应收未收土地出让金,基本农田保护不到位等。 七、其他审计情况 对1个县和10家市级预算单位15个审计项目的审计整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查出的119个问题已整改98个,正在整改21个,整改率82%,整改不到位主要问题:一是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整改不到位4.20亿元。二是财政预算编制、决算收支不规范整改不到位5个问题5.47亿元。三是移民后扶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整改不到位10个问题5 832.23万元。四是重大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整改不到位5个问题。 八、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 2022年8月以来,审计机关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39件,6人,主要问题:一是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违反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规定、违规举借债务等17件;二是管理混乱,履职不到位、违规决策等8件;三是民生项目实施及政策落实不力10件3人;四是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套取资金、转嫁费用等4件3人。 九、审计建议 (一)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肃财经纪律。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从预算源头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以及无效低效专项资金,加大“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及重点项目支出保障力度。督促地方和部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坚决纠正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行为。二是全面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精准性和完整性,压减代编预算规模、加大转移支付下达比重,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及时弥补以前年度预算缺口。三是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实现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严肃查处损失浪费、失职渎职等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二)强化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一是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债务管理决策部署,规范融资举债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对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问责。二是做实做细专债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选址、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保证资金一旦下达就能投入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完工项目加强运营管理,压减运营成本,夯实偿债资金来源。三是促进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升运营风险防控能力,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妥推进重点国有企业防风化债。 (三)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审计整改全链条管理机制,夯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压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落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分类和认定标准、跟踪督查办法等制度机制。以经济的发展和各领域改革的深化推动问题整改,促进立行立改问题按时整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问题按计划推进,提升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质效,以推动问题整改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报告的是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报告反映的各项问题,有关地方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下一步,审计机关将认真督促各相关责任单位全面整改立行立改的问题、按时序推进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问题。整改情况将于12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启动之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审计机关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市委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1.参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体例,本报告对县(区)级行政区统称为县。 2.市级预算包括市本级预算和市工业园区预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