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对政协普洱市五届二次会议第053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王从安、黄 玮、何顺琼、叶 钞、顾 文、纪 梅、周文静等7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案》(第53号)交我们办理,经商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现答复如下: 一、以“绿色食品牌”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 全市围绕“1+3+12”产业发展体系,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落细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六项举措,抓实项目、做强产业、做大企业。特别是围绕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打造“有机茶叶、精品咖啡、高端肉牛、高效甘蔗、水果蔬菜中药材”五大基地的定位,实行项目化推进、专班式攻坚、责任制落实,全力推进乡村产业“绿色食品牌”打造。当前,普洱市食品加工企业相对聚集的产业园区有云南思茅产业园区木乃河片区、墨江双龙产业聚集区、景东文黑工业园区等,2022年全市食品加工规上工业企业共48家,产值48.04亿元,同比增长18.84%,“土特产”包括果汁、澳洲坚果、特色水产品、核桃乳饮料、蜂蜜、肉制品、小红柠、芭蕉干等高原特色产品。 二、以绿色有机认证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 全市27家企业79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275家企业获有机认证证书360张,认证产品624个,获证企业数及证书数居全省第一,其中:获得中国有机茶认证企业245户证书322张,认证产品547个,认证基地面积46.89万亩,认证企业数和认证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获得中国有机咖啡认证企业6户证书8张产品16个,认证面积2.80万亩。获得中国有机生物药认证企业12户证书12张产品21个,认证面积2.89万亩。获得中国有机水果认证企业2户证书2张产品2个,认证面积0.15万亩。全市市现有绿色有机认证的土特产品有茶叶、咖啡、水果、坚果等“土特产”产品。 三、以精深加工延链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 重点提升龙生茶业、澜沧古茶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祖祥高山茶园、金树咖啡等一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森盛林化、科贸林化两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唐汉方、淞茂制药等18户高新技术企业,联众生物、致诚环保等5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帝泊洱生物茶集团、金树咖啡等6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建设,打造了“祖祥”、“澜沧古茶”、“帝泊洱”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自主品牌。新培育澜沧八角、澜沧草果、澜沧花椒、澜沧砂仁、江城瑶家山红米等土特产品,完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累计已达30件。指导10个咖啡产品,完成提交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申请。推荐26家企业完成申报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评选、4家企业申报“10强企业”评选、5家企业申报“20佳创新企业”评选。 四、以市场主体培育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 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组织完成推荐2个农民合作社申报国家级示范社;15个农民合作社申报省级示范社。纳入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和规模经营户2370个。其中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298个。开展培育和创建示范家庭农场。已完成录入名录系统2370家,完成推荐10个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示范家庭农场180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6053个,净增627户,实有成员数23万户,农民成员数2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非成员脱贫人口数12万户。 五、以做好“土特产”文章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全市按照“游在云南、住在普洱”的思路,围绕普洱野生蜂蜜、普洱野生菌、墨江紫米、富邦腊肉、西盟荞米、孟连傣族粑粑、澜沧多依等地方特色“土特产”区域品牌或公共品牌。补短板,强弱项,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供给需求和区位优势,突破行政区域,以绿色经济示范区特色种养殖、设施园艺、休闲度假、农产品加工流通、创意农业和数字化农业为主体,引入代种和代管模式,实施区域化带动战略,根据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环境、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实际,按照全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确定各自优势,制定县域发展方案,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制定特色“土特产”发展方案,把农产品变商品,把商标变品牌,组织农博会、农商会、商务展会、节日展会等系列活动,创建一批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围绕中心城区的休闲观光度假精品农业亮点,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农业涵养工程,设计一批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拓展农业体验、休闲、文化和科普多种功能,满足市民休闲、观光、体验、采购鲜活农产品等生活需求。做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工作,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特色“土特产”的集成、示范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特色“土特产”发展方案,以工作专班的形式,重点围绕“土特产”建设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规模化原材料生产基地、精细化加工基地、品牌化创建、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土特产”示范园园区,强力支撑城市居民的多功能需求。努力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市级稳增长奖励资金。积极支持云南(普洱)绿色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争取通过向上级推荐食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典型成果、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加大对普洱土特产的宣传。做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工作,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以商招商,富商招商,展示推介“土特产”,形成普洱“土特产”集群经济、园区总部经济。到2025年,基本完成“1圈2区3线+10县区一核”现代绿色农业重大区域布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感谢你们对普洱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附: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
||||||||||||
附件【政协53号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