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对政协普洱市五届二次会议第030号提案的答复
2023-11-13   作者: 点击数:  
 索引号:  1017/20231113-00015  公开目录:  提案议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3-11-13
 主题词: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  号: 

陶  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农产业链金融发展的提案》(第030号)交我们办理,经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乡村振兴局、市金融办、市投资促进局,现答复如下:

一、金融发力,为农业产业延链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78.5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109.86亿元,同比增长11.26%15.48%;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03亿元,同比增长75.47%范围涵盖农业一产种养殖业、涉农二产精深加工和涉农三产物流、销售、信息平台建设等方方面面。农业产业链金融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上,为加快建设农业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模式,高位推进专项工作

为积极助推普洱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针对前期工作推动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模式。按照保险先行+银行支持的方式,运用商业化运作模式承保,力争实现农业承保全覆盖。以肉牛产业为突破口,通过保单增信的方式,有效撬动银行机构信贷资源,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问题。通过信贷资源引导养殖户大力发展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优质肉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助力养殖户增收。同时,通过前端引入保险保障,有效分散肉牛养殖风险,打消养殖户思想顾虑,进而形成保险兜底有保障、银行机构敢放贷、农户养殖有信心、发生风险可控损、东山再起有基础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保险先行,银行支持,银保联动

一是保险先行,主要是建立主办机制制定自律公约摸清产业底数精准服务对接建立红黑榜制度加大科技赋能。如:保险公司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科技手段,主动提供疫苗接种、动态监测、线上专家会诊、养殖专题培训等防灾防损服务,从简单的险后补偿向险前预警、险中响应转变,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管理转变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时将行业内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信息报送二是银行支持,主要是落实保单增信机制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银行机构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工作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绩效考核、不良容忍度、授信尽职免责等要求,建立尽职免责清单,完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细则,在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合理提高免责比例,进而激发基层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形成敢贷、愿贷、能贷、尽贷的良性循环三是银保联动畅通银保互动渠道加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沟通力度,切实发挥好银保联动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由银协和保协联合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抓住重要节点,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发放折页、张贴海报、悬挂条幅、发布公众号信息、现场讲解政策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的政策宣讲,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氛围,提高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的知晓度。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落实已有的生猪、肉牛金融支持政策,以期在各个农业产业中全面推广应用,让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

感谢普洱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普洱市农业农村

2023712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政协30号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pdf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