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对政协普洱市五届二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刘云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第003号)交我们办理,经商市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 一、高位高效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为深入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好普洱现代设施农业,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年初制定了《普洱市2023年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普洱市现代设施农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截至2022年,全市设施农业已涵盖种养殖业,其中:畜牧养殖、园艺养殖和食用菌设施面积占对应产业面积的90%以上。 二、做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一是实施种植业设施农业建设。重点在思茅、宁洱、墨江、景谷、景东、澜沧等县(区)推广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蔬菜钢架大棚设施种植,实施集中设施蔬菜育苗。提升茶产业加工业,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水平,推广二产带一产促三产推动茶咖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中药材产业加工设施改造升级和技术研发,推进中药饮片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墨江高远冰糖橙、孟连牛油果、宁洱小黑江柑桔、澜沧东回奥德柠檬、景东中所梁氏蓝莓等水果产业育种选育设施基地建设,推广水果分选线、水果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设施农业。二是实施养殖业设施建设。在宁洱、景东、景谷、西盟、澜沧等县以肉牛种业创新基地建设为示范带动,推广“肉牛+保险+信贷”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开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推广“企业+养殖场+农户”的示范引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建设高端肉牛设施养殖基地。在十县区重点推广“生猪+保险+信贷”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开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通过“企业+养殖场+农户”的示范引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建设高端生猪设施养殖基地。在现有养殖条件下,推进淡水鱼养殖供应基地、土著鱼养殖基地、观赏鱼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改造水产设施养殖。三是重点加大电能烤房、生物质燃料烤房、烟夹、生物质燃料加工线等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广新能源烤房,加快烟区烘烤设施提档升级。配套实施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节水节能绿色发展装备,加大专用高效机械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持续推动“烟叶+多元产业”减工降本,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甘蔗良繁基地设施建设,推广深松深耕、机械化种植、统防统治、轻简高效集成栽培等技术,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三、抓招商引资促设施农业建设 大力推进“一把手”招商,扛牢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强化设施农业项目用地和要素保障,全方位提升服务和发展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以茶叶、咖啡、蔬菜、高端水果等产业为重点,以引进设施农业企业为目的,着力引进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十百”工程,年内认证市级设施农业基地 31 个,高效设施农业覆盖率达15%以上。 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评估考核力度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已出台的各项设施农业政策措施,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动态完善支持政策,协同落实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升级、延链补链强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建立县(区)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推动优势设施农业产业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布局,促进重点农业产业园加快发展。建立完善实施的动态跟踪、监测、分析体系,实施年度评估、终期评估制度,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发展设施农业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设施农业建设各项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好普洱现代设施农业,推动产业强市建设。感谢您对普洱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附: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
||||||||||||
附件【政协3号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