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民族宗教系统“七五”普法取得成效 | ||||||||||||
|
||||||||||||
普洱市民族宗教系统“七五”普法取得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推动民族宗教“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保证“七五”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市民族宗教委及时成立了由委主任为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政策法规科具体承担,有专人负责“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并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委班子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本部门的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时制定本部门的“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任务,做到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有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
二、制定规划,明确普法目标任务
全面实施普洱市民族宗教委“七五”普法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普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法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关于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学习宣传网络安全法的通知》和《关于开展 2016—2020年度“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的通知》,明确普法重点对象、每个年度的普法主题,以提高民族宗教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和强化法律意识为目标,切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为全市民族宗教领域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决策民主,制度健全
建立健全会议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全体干部职工会前学法制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一是通过党组会议研究决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等重要事项的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人事工作等,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局党组的集体领导作用。二是通过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工作的领导,落实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工作规则。三是建立完善律师咨询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合同认真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建议。四是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述法。五是持续不断组织干部职工通过每周学习日、线上学习等不同方式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六是邀请市纪委监察委派驻纪检组参加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依法依规。
四、精心组织实施,推动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我市民族宗教“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民族宗教委、市普法办统一安排部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充分利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宣传节点,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讲解法治,用民族文字阐述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的“五用工作法”,通过线上学习、组织培训、设立宣传咨询台、公众号推送、宣传橱窗、视频、显示屏滚动播放及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广泛开展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及宪法、民法典等学习宣传教育,促进“国旗、国歌”、“宪法、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民族团结”五进。同时结合“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的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营造学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国家安全、禁毒禁赌、反恐反诈、反走私、反偷越边境、防艾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强化边境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的爱国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边境和谐稳定。
2016年以来,全市各县(区)都开展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法规政策学习宣传月期间,普洱全市共培训7850人次,散发宣传材料91700余份。举办培训班38期,受训2617人次,共悬挂宣传横幅146条,共出动宣传车辆21车次,共粘贴宣传标语354共设置宣传栏129个。通过“七五”普法,边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民族宗教部门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纪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民族宗教的各种关系和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显著增强。为依法治市、法治普洱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普洱市民族宗教委 政策法规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