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墨江:“四个聚焦”持续促进各族青少年 交往交流交融 | ||||||||||||
|
||||||||||||
近年来,墨江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四个聚焦”持续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组织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活动,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一、聚焦主题主线,强化品牌建设 墨江县切实把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举措和基础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交流活动全过程各方面,着力打造“砥砺青春·流墨成江”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品牌活动,以民族团结故事、普洱红色故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路“茶马古道”的故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为题材,常态化举办各族青少年读书交流会8期200余人参与,开展“18周岁”成人礼活动1期18组家庭80余人参与,深刻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活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故事,讲好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增进认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故事,让“五个认同”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 二、聚焦宣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墨江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全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忠爱桥领袖题词见证了滇南边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建设祖国的光辉历程。墨江县有效发挥“墨江革命烈士纪念塔”“天君阁(墨江地下党活动地遗址)”“墨江县坝溜镇烈士纪念碑”“官厅战役遗址”等红色阵地实践育人作用,用活红色资源,通过开设“民族精神代代传”“各族少年手拉手”“石榴籽一家亲”等示范性主题团(队)课,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团(队)日活动、“弘扬家国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领巾校外红色研学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覆盖全县54所中小学校20000余人次,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在学习实践教育中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赓续革命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三、聚焦活动开展,拓宽交流平台 墨江县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交流活动为抓手、以实践担当为重点,鼓励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为青少年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开展交流创造条件、提供指导,全方位、多领域为各族青少年提供交流平台。2024年以来,组织15名学子前往上海开展跨区域双向交流研学活动,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大山 走进湾区”夏令营研学活动、“北回归线研学游”夏至日活动等跨区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140名来自省内外高校的大学生奔赴15个乡镇开展为期1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市金山区蒙山中学、玉溪师范学院、昆明传媒学院等学校深入各乡镇社区开展支教、普及普通话、慰问老人、爱心助学等公益服务活动,全县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完成文旅节庆、“七彩假期”基层服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保护母亲河”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各族青少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普法宣传、文化传承、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志愿服务,在身体力行的火热实践中加深了解、拓宽视野、增长本领、增进认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体验更加真切、情感纽带更加牢固。 四、聚焦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 墨江县持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利用课堂教学抓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教学,让各族青少年写好规范字,讲好普通话。持续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系列活动,以及“阅读润心灵·书香溢校园”师生阅读分享活动、演讲比赛、书法、绘画等比赛活动;实施“童语同音”工程和“学前会说普通话”行动,玉溪师范学院“童语同音”推普团深入龙坝镇石头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昆明传媒学院戏剧学院“红心相印·普语相通”社会公益实践团深入联珠镇连路村开展“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通过大力宣传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了全县师生及各族群众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族群众心灵相通、命运相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