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宁洱:“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结合 讲好宁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 ||||||||||||
|
||||||||||||
宁洱县作为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集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这里诞生。近年来,宁洱县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强化景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使各景区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成为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重要载体。 景区讲解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内涵相结合,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走深走实 组织修改提升各景区讲解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坚持典型示范、创新引领,融入景区历史、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突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通过不断规范宁洱县磨黑古镇、普洱民族团结园、那柯里茶马驿站等景区讲解词,要求所有A级以上景区都突出主线导向,加强规划和建设,在解说词中赋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使各景点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景区讲解员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相结合,推动讲解员做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的践行者和拥护者 2023年至今,宁洱县开展各类讲解员培训班10余期300余人次,围绕宁洱县县情、普洱茶知识、古普洱府文化历史和学唱民族歌曲、学习讲解技巧等内容,采取老师专题授课和景区景点现场教学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对景区讲解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宁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全面提升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讲水平,全面培养讲解员共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互动交流能力、话语体系转变能力。同时,深入示范点指导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景区工作,针对讲解观摩路线、讲解词内容、讲解员仪表仪态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要求各讲解员做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的践行者,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拥护者,讲好宁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充分展示宁洱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 景区氛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线路相结合,推动景区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宽广平台 近日,在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线路发布会上发布了10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旅游线路。宁洱县磨黑古镇、普洱民族团结园、那柯里茶马驿站3处景点列入“开放包容·中老铁路交融之旅”线路。宁洱县结合主题旅游路线,注重在景区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生态景观设施,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同时,着力打造“茶源道始·盟誓之城”的城市品牌形象,以民族团结园为中心,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整个民族团结园及周围公共场所融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民族特色文化标识,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