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十周年总结报告
2021-06-21   作者:市教育局 点击数:  
 索引号:  1004-/2021-0621032  公开目录: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  2021-06-21
 主题词: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体育局  文  号: 

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实施十周年总结报告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法[2011]5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2]25号)的要求,普洱市教育体育局认真从机构队伍建设、食材采购和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食堂供餐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管理、体质监测、营养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工作。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以整十年。在这十年间,普洱市各学校在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实施方案。普洱市共有10个县级行政单位,10个县级行政单位都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包括9个国家试点县,1个地方试点县。在本市所有试点县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21,受益学生247531名。“计划”实施以来,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始终以提高学生健康体质为目标,以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为抓手,认真抓好食堂建设、营养餐管理。十年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作如下总结: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十年间,在省厅营养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普洱市坚持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管理为重点,健全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措施,积极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执行情况

成立以市教育体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统筹工作,县教育体育局、各乡(镇)、各学校都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落实工作。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做到机构健全,工作层层落实到位,每层都有人抓、有人管。

说明: d98d6f61d3af3f36f0f2dbda5f9c03b

1.成立营养餐管理领导小组

按照“一校一策”原则,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各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国家营养改善补助资金零利润“吃进学生肚子”的要求,切实改善学生营养。每年按照学生实际符合享受条件的人数申报补助资金,不存在超政策范围虚报学生人数情况,应享受农村学生及因进城读书学生全部已享受到营养改善计划。

2、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确保资金投入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发挥真正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市严格按学生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列支各项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不存在虚列支出、白条抵账、虚假会计凭证和大额现金支付、结余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严格按中央补助政策执行,每生每天4元,每生每年800元标准发放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不存在截留、克扣、滞留、挤占、挪用、套取、虚报、冒领、拖欠等问题,学校不存在私设“小金库”,不存在收入不入账,虚列支出、造假花名册和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现象。加强经费管理,切实发挥资金效益。

说明: a25581d4d1385159f2dc177d0aad986

2.营养餐管理台账

 

 

3、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情况

全市各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督厅函(2017)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45 号令《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及《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云财教(2017)44)相关文件精神,和市、县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食堂各项管理制度,合理规范的使用和管理各项经费,实行义务教育学校食堂零利润经营。加强“6T 务实”管理实施,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食堂的管理分管营养餐的副校长负责对学校食堂的监督和检查,食堂的各个功能区域核设施设备责任到人,做到各项操作安全规范,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说明: F:\营养餐\2020营养餐工作总结\(2021.1.4)关于报送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上报省厅材料\景谷县营养改善计划案例照片\(图7:6T管理流程).jpg

3.6T 务实”管理流程

4、食品管理、食品安全情况

严格学校食堂管理,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坚持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学校建议要“当日食品、尽量当日食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到了食堂内保持清洁。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到位,做到了室内无蝇、无鼠、无有害昆虫等。做好留样工作,留样足量检查。落实专人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工作。

说明: e3f9292623467bf64d7d85dc62aee99

4.留样抽查

5、供餐模式与质量监管情况

普洱市内所有学校,共有实行学校食堂供餐和企业共餐,两种供餐模式。学校食堂供餐的由学校食堂提供早点、午餐和晚餐。企业供餐的学校由公开招标,中标企业提供牛奶加糕点。保证学生每天早餐至少可以选择两种食品(米干、米线),两顿正餐不少于三菜一汤,保证每顿至少一个荤菜,力求菜品种类多样化,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说明: C:\Users\LENOVO\Desktop\营养餐十年总结\西盟\西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总结(交市局)\图片\勐卡镇小学早餐.jpeg

5.早晨学生就餐

6、营养健康教育与人员培训情况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根据《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发<云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营养指导手册>的通知》(云学生营养办函〔20149 号)文件要求,学校召开教师大会、家长会时,讲清讲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使教师从内心配合支持此项工作,让家长理解明白政策内容。与省、市、县有关网站、新闻媒体衔接,做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促使教师、家长对农村营养改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注重食堂人员培训。会同相关部门继续举办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专题培训班,学校每学期至少培训5次,要有记录,图片。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升操作技能,让所有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说明: C:\Users\LENOVO\Desktop\普洱市营养餐十周年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图片\6.食堂人员安全培训.jpg

6.食堂人员安全培训

7、体质监测情况

根据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云卫发〔2012722号)、云南省卫生厅云南教育厅关于印发《2012年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报告)的通知》(云卫疾控发〔201326)的要求,我市协调卫生健康局强化职责分工,协作配合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组织疾控机构、各级监测学校共同实施,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指导学校卫生防疫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食谱和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做到监测学校工作有人负责,全面落实好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保证资料数据录入上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全市按照国家、省厅的要求,完成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

说明: C:\Users\LENOVO\Desktop\营养餐十年总结\西盟\西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总结(交市局)\图片\民族中学校领导班子检查食堂.JPG

7.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二、典型经验与成效

1、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供餐方式。针对部分在县城就读的义务教育学生,我们就实行正餐或课间加餐,每周每生定时提供面点、苹果、鸡蛋等。一部分边远农村学校主要以正餐肉食为主,附加水果等。结合当地饮食习惯,以学校为供餐主体,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2、自主开发营养餐双月报系统(www.clsbw.com),让各学校负责人进入网址内的填报界面进行数据的填报工作,再由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核对后上报市教育体育局,使得填报过程有迹可循,清楚透明,还减少了工作量。

3、多部门联动,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我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营养餐的食品安全工作,各县()教育体育局、卫生与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营养餐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严把各道关口,确保学生都能吃到营养健康的早餐,让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满意放心。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深入乡镇各学校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餐工作进行实地督查,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有序推进,安全运行。

 

 

附件1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单

附件2:普洱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的意见建议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

 

2021420


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单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过十年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方式方法,现已经有完善的制度保证,标准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审核机制,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安全高效的实施。但是也存在一些客观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后勤人员紧缺,待遇有待提高

上级部门要求学校食堂工勤人员配备人数与就餐人数的比例为1:100,但因存在县级财力不足等客观因素,食堂未能足额配备食堂工作人员。加之食堂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资收入低等原因,临时聘请的工作人员服务素质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食品安全问题也极易发生。

二、受物价上涨、伙食费筹集薄弱等原因,学校食谱相对单一,不够丰富

随着目前物价涨幅增大,学生的补助相对较低,此外供餐内容大多为牛奶和蛋糕、火腿肠、等食品。长期食用,学生存在不愿意用餐的现象,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牛奶糕点剩余现象。多数农村由于离城较远,采买不便,导致食堂供餐菜品单一,大多是一些容易长期存放食物。

三、采购流程不规范,采购过程困难

学校食堂大宗采购流程不规范,很多学校都是自行采购,乡镇一级实行就近采购食堂原料,供货商比较多,学校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比较大。由于学校就餐人数多,需采购的食品种类和数量繁多,且多数学校交通不便,也无采购专用车辆,在食品物资采购上存在较大困难,难以确保营养餐的新鲜可口,在食品安全上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监控难度也随之增


普洱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的意见建议

 

一、普洱市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由于全市义务教育学生基数大,学校点多面广,部分学校地势偏远,道路崎岖,学校食堂配备参差不齐,食堂从业人员不足,地方财政困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新的问题较多。建议上级给予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提高工勤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从省级层面统一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确保食堂从业人员招的进来,留得住。

二、随着物价上涨及货币兑现物品下滑等因素,在落实好“4+X”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因各地物价不同,建议不要一刀切,将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确定为满足或维持一日三餐之需。

三、建议在文件中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食堂食材的采买进行公开招标。没有条件的乡镇学校要对米、油等大宗商品进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工作,建立竞争机制,降低采购成本;建立配送中心,配备专业的食材配送冷藏车,扩大学校食堂食材选择面,选择更加科学的食材配送方式,确保食品安全;建立更健全的应急机制,规范食物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降到最小。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