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普洱市“61520”关爱儿童心连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3-18   作者: 点击数:  
 索引号:  1004/20250318-00001  公开目录:  学生管理  发布日期:  2025-03-18
 主题词: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体育局  文  号: 


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属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儿童工作重要决策部署,有效推进政府惠民实事落地,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现将《普洱市“61520”关爱儿童心连心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普洱市“61520”关爱儿童心连心工程实施方案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

2025年3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普洱市“61520”关爱儿童心连心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留守儿童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云南移动《关于打造全国首个关爱儿童“61520”平台全方位“智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专项报告》上的批示精神和《普洱市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结合全市教育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合法权益,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留守儿童搭建起更多的“智护”桥梁,实实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关心关爱。

(二)总体目标。落地实施“61520”工程,充分发挥平台对在校学生教育关爱的积极作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广平台使用,让平台惠及更多在校学生、留守儿童,切实推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取得新成效。2025年完成50%中小学校“0距离”亲情通话场景建设,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使在校学生、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更加改善,关爱服务形成规模;2026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全覆盖,监护体系更加健全,安全防护水平显著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氛围更加浓厚。

(三)服务对象。全市范围内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以及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学段在校学生。留守儿童为父母双方均跨县域外出务工持续3个月以上,或一方跨县域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困境儿童为0—18周岁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重残儿童、重病儿童及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监护不到位的儿童等。

二、主要任务

(一)成立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的职责:负责专项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对专项工作进行督导,协助各单位间有效沟通联络,确保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工作的有效推进。协调和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和监督落实各项工作,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长:

熊  涵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崔  俊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普洱分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

罗  斌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苗豪俊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普洱分公司副总经理

  员:

杨剑龙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和民办教育科科长

朱  云 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学校体卫艺和竞赛训练科科长

唐忠庆 普洱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魏  爽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普洱分公司政企部部门经理

孙  雨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普洱分公司政企部部门副经理

胡振韬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普洱分公司政企部校园负责人

市、县(区)教育体育局和市、县(区)移动公司联合组建专项工作组,共同完成“61520”相关平台试点学校选取与建设,以及“61520”关爱儿童心连心工程推广应用。

(二)打造“一县一试点”。“61520”工程借助信息化手段,从亲情沟通、心理疏导、安全守护、日常生活等多个角度为少年儿童搭建起关爱的桥梁。“6”即开发智能通话、智能疏导、智能防护、智能提醒、智能学习、智能校园“六大数智功能”。“1”即打造一个信息化平台,集成家庭电视屏、教师手机屏、可视话机屏等。“5”即凝聚社会、政府、学校、老师、家长五方面的关爱。“2”即连接家庭、学校两端。“0”即零距离亲情守护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推荐1所具备示范意义的学校,于2025年3月20日前上报试点学校名单至各县(区)移动公司;各县(区)移动公司于2025年4月20日前完成试点校智能通话和智能疏导的设备及功能免费实施建设,于2025年5月10日完成试点学校“61520”工程试点项目落地验收。

(三)强化平台推广应用。针对智能通话、智能疏导功能,2025年覆盖全市50%中小学校,2026年实现全覆盖。同时结合学生家校互动需求,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通信服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平台设备服务提供免费政策;其他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愿选择是否办理该服务项目,根据所选服务内容对应资费进行优惠,可按需订购及取消。平台其他服务(包括智能防护、智能提醒、智能学习、智能校园)各学校根据实际需求按需建设,并加大优惠力度。普洱移动及县(区)分公司将持续收集政府、学校等群体需求,上报省级评估并完善平台功能,更好为关爱儿童心连心工程及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供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体局要切实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狠抓任务落实,专项工作组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

(二)严格落实方案。专项工作组要及时沟通协调,要结合各县(区)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任务、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形成联动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上下衔接、左右贯通,高效协同运转。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向广大师生、家长、学校深度宣传平台的资源、服务和创新应用方式,及时总结平台资源开发和使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并推广一批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