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2021年招生工作情况
2022-04-18   作者:市教育局 点击数:  
 索引号:  1004-/2022-0418008  公开目录:  招生管理  发布日期:  2022-04-18
 主题词: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体育局  文  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权利,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均衡发展,现将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2021年秋季招生情况总结如下:

一、招生对象及范围

(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

招生对象为7—12周岁适龄听障、视障和培智儿童:

1.培智教学班1个,8—15人。面向思茅区、江城县、宁洱县、镇沅县、西盟县、孟连县6个县(区)进行招生。

2.听障教学班1个,8—15人,不满8人,不开班。面向全市10个县(区)进行招生。

3.视障教学班1个,6—15人,不满6人,不开班。面向全市10县(区)进行招生。

以上三类新生报名时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体检的健康材料或证明。如有心脏病、癫痫病、其它传染病患者要单列出具病历或证明,生活基本能自理。

(二)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招生

1.招生对象:16—25周岁本市听障应往届初中毕业学生;

2.专业设置:汽车美容与装潢、美容美体和服装设计与工艺;

3.招生人数:每个专业拟招生15人,共计45人。

二、招生程序和结果

我校切实履行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安置工作主体责任,根据残联下发数据核实本辖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基本情况、生存情况、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在学情况等,逐一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筛选工作,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合适的教育。

首先,我校与市教育体育局、普洱市民政局、普洱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招生文件,确定招生对象及范围,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以区县为单位,及时与残联对接掌握普洱市九县一区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信息。

其次,按照“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原则,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筛选工作:在我校就读、建议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

学生入学后,规范进行学籍管理,做到管理规范、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及时上报,落实一人一案,针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留守残疾儿童等进行单独标注,形成本校适龄残疾儿童台账。

截止2021年9月,我校在册学生202人,在校人数164人,送教上门学生38人,送教上门学生比例为18.8%。

1. 义务教育招生情况。

2021年7月初,根据各县区残联提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名单,我校分别对思茅区、江城县、宁洱县学生进行现场入学评估安置,其余县区因疫情我校负责招生的老师通过电话回访,并采取部分通知到校现场评估、视频直播评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鉴定安置。其中听障、培智一年级符合入学条件的人数不满8人,视障一年级符合入学条件的人数不满6人,均未开班。其次,在名单中通过鉴定安置从普校转入我校学生7人,均安置在培智班级。

2. 职高招生情况。

我校招生计划中,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45人,我校首先积极动员今年的初中毕业生积极报考我校开设的中等职业教育班,然后与各县区的特殊教学校联系宣传我校的招生政策与学生补助,动员各县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报考。2021年9月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录取13人,报到5人。

 

                               

                           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

                             2022年4月12日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