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春节和两会期间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工作措施
2014-01-26   作者:陈 点击数:  
 索引号:  1002-03_G/2017-1017050  公开目录:  价格和收费  发布日期:  2014-01-26
 主题词:  物价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文  号: 
      按照省发改委和市人民政府部署安排,为认真做好重大节日和两会期间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价等有关工作,让全市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确保全市粮油肉菜等重要商品市场有效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市发改委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要求,于2014110日,牵头召开了市农业、畜牧、粮食、商务、工商、民政以及思茅区发改局等职能部门参加的春节期间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工作联席会议。我们认为,稳定物价的关键在于保障供应,特别是粮油和成品油等重要商品物资的市场供应。2013年,市发改委和各职能部门按照与省政府签订的《稳定物价保障供应责任书》的考核任务,坚持长短结合,在发展生产、增加储备、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和完善应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我市粮油肉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预计上涨2.5%,低于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7%,低于目标任务2.3个百分点,涨幅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考核目标除1月份未完成任务外,其他考核任务全部完成。从去年的数据看,2014年物价上涨压力总体大于2013年,但涨幅不会太大,预期保持在3%左右,但需防范部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在2014年物价涨幅预期基本稳定情况下,我们认为,主要采取稳定发展生产、增加储备、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和完善应急等方面措施稳物价保供应。

一、稳定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给

(一)继续贯彻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工程建设。2013年,争取资金4亿元对25万亩中低产粮田进行改造,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保障了“米袋子”安全。2014年粮食产量再增长的空间有限,要继续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力争总产量比去年略增;投入10075.82万元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6万亩,产量56万吨,比上年增长17.9%,蔬菜自给率达84.2%,全市蔬菜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价格稳中有降,比去年下降10%。目前青白菜等鲜菜价格均有所回落。下一步要加大蔬菜基地巩固,抓流通建市场,尽力降低流通费用;畜禽养殖快速发展,全市出栏3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431户,比上年增长5.8%,年产肉猪30.6万头,肉类总产量20.28万吨,增长16.8%。目前,猪价比去年和上两个月有所下降,已经降至盈亏点。牛羊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只涨不降)。水产养殖迅猛发展,产量居全省首位,价格平稳,自给有余,外销46%

(二)加大冬农开发力度,抓好春耕生产。继续加大粮油、蔬菜生产支持力度,增加冬春季粮油、蔬菜供应。

二、增加储备,保障市场应急

(一)增强各级粮油储备,把握好轮换力度和节奏。全市粮油储备逐年有所增加,目前粮食储备共7万多吨,基本可以保障几个月左右的应急供应。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可以及时投放储备,平抑市场价格。食用植物油实行异地动态储备,可以提前调配。

(二)加强协调,力保成品油供应正常。市商务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协调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成品油经营企业,拓展供应渠道增加成品油供应量,日平均供应量近800吨。2013年未出现排队加柴油和断档脱销情况。目前,省外输油管道正常,省内成品油储备充足,对普洱的资源配置也充足,春节期间工程量减少,估计后期情况变化不会太大,按照经营企业正常油源,能够保障春运和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三、搞活流通,平抑市场价格

在认真关注日常市场商品流通外,着力抓好惠民工程,建立各种形式多样的粮油肉菜销售点。

(一)建立粮油平价销售点。从2012年开始,在各县(区)挂牌设立“云南省人民政府惠民生保供给粮油平价销售点”, 全市各县(区)共设立28个销售点,其中思茅区7个。每个点给予24万元开办费和每年1万元资金补助,要求粮油销售价格低于市场零售价格。

(二)实行农超对接,建立蔬菜平价直销点。农业部门牵头,在全市共建立29个蔬菜直销点,其中思茅区10个,要求蔬菜限量限价销售,按当日市场价格下浮10-20%,当地政府按每公斤0.2元左右给予补贴,补贴对象为每日蔬菜销售量。

(三)努力建设平价商店,平抑市场物价。2013年原定运用省级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10个试点方案省政府未批准我市试行。2014年,积极向省发改委争取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平价商店建设项目,在市中心城区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和直销点试点运营,着力解决群众买菜贵的问题,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粮油肉菜等平价副食品的实惠。

四、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一)加强市场价格监测,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春节期间实行值班制度,加强市场巡查,遇到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提出应急预案。

(二)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加强对流通环节收费和价格秩序的监管,落实好绿色通道和二级公路收费取消政策,减少流通环节,着力研究规范集贸市场摊位费与进场费问题。

(三)严格执行和认真落实各项价格收费减免政策。一是严格执行春运期间公路客运票价不上浮政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取消燃油补贴后,农村客运票价每张降低12元。二是督促落实春节期间旅游景点门票降低20%政策,减轻消费者负担,活跃旅游市场。三是按照规定,继续执行春节期间小汽车通行费免收政策,疏通人流量,缓解压力。

(四)加大对市场巡查和监管力度。各级工商、物价等行政执法部门,将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对恶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捏造散布价格信息、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实行节假日值班制度,畅通“12315”和“12358”投诉电话,受理和解决消费者合理诉求。

(五)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各级物价和市场主管部门,要积极宣传政府采取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要加强对各大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龙头企业的监管,提醒告诫他们自觉遵守价格和市场秩序。

五、完善机制,关注社会民生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在节日期间不因物价上涨影响其正常生活。一是根据价格变动情况和重大节日,及时发放价格补贴。2013年城乡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补助经费1100多万元,缓解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二是及时预拨2014年城乡低保资金4.76亿元,下拨灾害应急资金200万元,下发救灾粮485吨,棉被5680床、衣服3545套、棉衣458件,从资金和物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要求各县(区)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各类救灾、救济、优抚资金及救济粮、救济衣被,确保春节和两会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六、加强督导,确保措施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反馈、通报情况。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导致保障供应不力的,将按照行政问责规定进行问责,并进行通报。

根据以上支撑条件和应对措施,我们分析认为:2014年春节和两会期间,只要不发生较为突出的异常情况,各职能部门扎实抓好稳价保供各项措施的落实,主要商品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

                                      

                                                                                                                 (  文稿:李国龙)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