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圆满完成2024年省级蓄水任务 | ||||||||||||
|
||||||||||||
2024年普洱市降雨时空分布异常不均,旱涝并存,灾情范围和影响大,经济损失偏高。面对洪旱灾害并行的严峻形势,普洱市按照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的工作思路,超前谋划,统筹库塘安全与增蓄保供工作,于9月10日完成省级5.2亿立方米的蓄水任务。截至10月11日,全市库塘蓄水5.53亿立方米,超省级蓄水任务0.33亿立方米,超近5年同期平均蓄水量4.7亿立方米的16%,为2025年城乡生产生活供水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统筹增蓄强调度。通过与气象、水文部门信息共享,点对点会商研判,及时掌握雨水情动态,入汛以来在应对16轮强降水天气过程中,对正常运行的水库,全面采取应蓄尽蓄、先蓄后放措施;对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争取按正常库容进行蓄水,做到应蓄尽蓄;对主体工程已完工的新建水库,在不影响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尽量提前蓄水。特别是在应对台风“摩羯”期间,对48座高水位运行的水库提前下泄蓄水875万立方米;同时,对低水位运行的129座水库,开展日调度工作,增加1647万立方米蓄水,防洪及增蓄效益明显。 二是“一库一策”明措施。紧紧围绕省级年度蓄水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计划与调度并重,7月30日下达全市蓄水计划。逐库对全市小(2)型以上水库来水、供水及防洪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制定322个水库“一库一策”蓄水方案,并对全市有城乡供水任务的122座水库蓄水进行每日调度,200座小(2)型以上承担灌溉任务水库开展周调度,确保蓄水保供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多措并举增蓄水。全市水务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落实蓄水工作,通过“蓄、引、提、调”等措施,增加蓄水7656万立方米,其中:通过超前采取拦蓄蓄水113座水库,增加蓄水5357万立方米;通过新建外流域引水工程渠道3公里、管道2公里,增加蓄水6万立方米;通过水库下游提水,增加蓄水4万立方米;通过清理水库外流域引水渠道12.64公里,增加蓄水1543万立方米;通过调水,增加蓄水746万立方米。 四是“一组一策”保供水。全面掌握现有水源工程、山箐保供及用水需求,8月中旬开展中远期供需水平衡分析,中期为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远期为2025年2月至7月,制定针对供水区域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分轻重缓急,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将现有蓄水科学分配、高效利用,明确人畜饮水安全措施,组织实施制定县(区)供水水源应急保障方案及“一组一策”保供水方案,明确应急措施、应急责任人等保障措施,确保极端情况下的城乡供水安全。 下一步,全市水务部门将压实行业监管责任,紧盯全市重点区域水源水库蓄水问题,立足科学调度、统筹兼顾,坚持防汛蓄水两手抓,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蓄水安全运行管理。针对当前低于年度蓄水目标60%的97座中小型水库,抢抓机遇挖潜增蓄,确保2025年城乡供水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