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民族中学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 ||||||||||||
|
||||||||||||
滇西南地区作为板块交界的地震多发区,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常年多发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外加气候湿热且天气变化复杂,这就造成了我市多发地质、气象气候等自然灾害,因此,作为学校,始终要将防灾减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为了增强师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学校各处室紧密配合,带领全体师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和防灾演练。现将一年来普洱市民族中学防灾减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减灾防灾责任 切实减轻灾害风险,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是共享全面小康硕果、守护美好家园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强化灾害风险防控和综合减灾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保障能力。学校多次利用教职工大会、校务会学习相关文件精神,通过组织“开学第一课”等强调防震减灾、校园安全、防溺水等相关知识,坚持关口前移,压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演习演练 一是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制定了《普洱市民族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普洱市民族中学物资储备制度》等,通过制度化建设确保每年组织1-2地震应急演练、1次反恐防暴演练。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溺水教育、防止野生菌中毒教育,利用教工群实时播报“高温橙色预警”“暴雨橙色预警”等相关信息,提前告知教职员工做好预防。 三是开展主题讲座,由学校政教处安排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交流,组织学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防灾知识的兴趣,向学生和教师传授实用的防灾知识和技能。 四是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学校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开学安全大排查”由学校校长通过现场办公会的形式组织学校政教处、保卫科、总务处人员对学校各个角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现场安排整改,如:秋季学期开学后,学校加高了高中楼后面的围栏,防止学生翻墙;改造了学校食堂电力运输线路。每月定时组织专业人员检查灭火器、消火栓等安全设备,清理疏散通道,确保了校园的消防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宣传形式单一,目前学校防灾减灾的宣传形式主要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的进行,缺乏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等问题。下一步,学校将通过录制演练视频,然后回头看等方式进行点评,引入多媒体技术,制作更生动、形象的宣传资料。 二是存在宣讲的多,实操演练的少的现象。目前学校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地震、火灾和反恐防暴等方面,对其他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知识宣传较少且实操演练的少。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对其他灾害的宣传,增强师生的全面防灾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