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市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解读 | ||||||||||||
|
||||||||||||
《普洱市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普政办发〔2023〕48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已于近期印发。为便于理解《工作方案》相关内容,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云政办函〔2022〕97号),为大力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助力产业强市建设,按照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结合《普洱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2022—2024)》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对标改造提升4个传统产业、发展壮大8个重点产业、加快培育1个新兴产业,强化“一把手”工程,聚焦9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推进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示范引领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升普洱市产业竞争力,助推加快构建普洱市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研究起草了《工作方案》。
二、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共包含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举措、保障措施4个部分内容,重点围绕明确招大引强目标定位,强化招大引强工作举措、加强招大引强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工作方案。结合普洱实际,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总体要求
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工作方案》提出了总体要求。
(二)工作目标
明确了招大引强主要目标。一是对“大”和“强”作了界定。定位为“大项目”和“强企业”,“大项目”是指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类招商项目,“强企业”主要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及“链主”企业。二是明确并细化了年度目标任务。“大项目”引进,围绕普洱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明确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对目标任务进行了产业类别细分;“强企业”招引,明确了三类“500强”、行业龙头及“链主”企业招引任务和支持鼓励县(区)研究制定吸引总部经济的政策,促进优质企业总部落户普洱。
(三)工作举措
强化了招大引强工作举措。一是“一盘棋”统筹调度。构建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各方资源共享的招大引强工作格局。建立招大引强行动“月跟踪、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考评”工作机制,用“红、黄、绿”颜色对招商项目进行管理,全面反映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进度。二是“一把手”带头招商。明确了“一把手”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县(区)党政“一把手”、园区和市直产业主管部门“一把手”和纳入数字化平台管理的单位“一把手”赴省外招商的次数。三是“全要素”服务保障。围绕重点产业链,推行“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的工作模式。强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各类要素保障,对重大产业链标志性项目,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服务保障;四是“项目库”引领招引。建立市级招大引强项目库,将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支撑能力强、财税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的优质产业类项目纳入市级招大引强项目库,强化市、县(区)、园区联动,对入库项目实施重点跟踪、重点督导、重点调度、重点服务,充分发挥优质产业类项目的辐射带动和产业集聚效应,助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同时,持续更新和完善重要目标企业库,进一步推进对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和关键作用的大企业开展招引工作。五是“多渠道”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聚焦主导产业,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着力点,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保障,实施精准招商;以驻点招商、代表招商、资源招商、合作招商、以商招商、人才招商等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招商。坚持“留住本地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的发展理念,鼓励二次创业,支持本地优质企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压实了招大引强的工作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投资促进局作为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市招商委的领导下,会同市招商委成员单位,承担统筹调度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必须落实好招大引强各项工作措施及带头带动招商工作职责。二是凝聚工作合力。全市各级各部门,树立工作“一盘棋”思想,加强互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着力解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强化督查考核。为把招大引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市招商委办定期对县(区)、园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及9条产业链招商专班的招大引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分季落实目标,确保招大引强工作落到实处。
重点产业招大引强任务分解,招大引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及目标企业,主要根据《普洱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2022—2024年)》,聚焦8大重点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明确了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招引任务、牵头单位和重点承接县(区);明确了招大引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提出了目标企业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