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目录

首页  >  正文
【展讯】诗意中国 · 当代中国画邀请展
2025-05-16   作者: 点击数:  
 索引号:  10213/20250516-00001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发布日期:  2025-05-16
 主题词:  文化  发布机构:  市美术馆  文  号: 

温馨提示:以下展讯转发自云南美术馆,感兴趣的艺术从业者、爱好者们可自行前往云南美术馆参观,谢谢!

                                                                                ——普洱市美术馆


【展讯】诗意中国 · 当代中国画邀请展

云南美术馆 2025年05月15日 10:14 云南


诗意中国

当代中国画邀请展

Poetic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Invitation Exhibition



主办单位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云南美术馆

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云南画院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青年艺创中心


承办单位

广州鲁逸文化


总策划

罗江


策展人

许晓生


展览总监

朱平


展览负责

王铃灵、徐辉龙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16日—5月27日


开幕时间

2025年5月16日下午4:50


展览地点

云南美术馆

一楼1号、二楼3号、三楼6号、四楼7号展厅











前 言 - PREFACE -

中国画,自古以来便与诗有不解之缘。在古人眼里,一花一叶,一树一石,一山一水,看似平凡的景致,往往被赋予诗的因子。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体系中,画谓之无声诗,诗与画之间有着如鱼水般的密切关系,因二者意境相通,无论是诗境还是画境,皆为创作者志向、意趣、风骨、修养等精神世界的体现。中国画一直讲究对诗的意境的体现,以妙得天然之趣为至上,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的意境,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在古人的眼中,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心灵的抒发与志趣的寄托。山川之巍峨、溪流之潺潺,皆能触动人心,引发无限的遐想与诗意。同样,花鸟画亦非简单的物象描绘,而是画家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命之美,传递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只鸟,都在画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诗与画的完美交融。


诗画一体,不仅是古典美学的至高境界,更是形式、内容,功能上的完美融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内在的精神气质。在艺术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赋予古老的中国画体系以新的生命,重新审视传统中国画的诗意传统在当今的文化深意,是当代中国画创作面临的课题。探寻中国、画中的“诗意”传统,是一种回归中国文化根脉的心灵之旅,也是一种对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的接续和延展。


“诗意中国·当代中国画邀请展”,邀请当代画坛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参展,聚焦于艺术家笔下诗意的造化意态,以专题及个案的形式展呈艺术家眼中的诗意中国,他们将诗情与画意的浪漫结合,根植于中华美学的文化世界,通过反观自身贴近历史、追求崇明的艺术理想。当诗性心灵和鸣时代脉搏,连接古今的诗画意境从不息的艺术创造力中奔涌而来,彰扬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01

山花竞放


千百年来,历代画家一直在对“自然”作出不同的诠释,他们寄情于山石树木、花鸟鱼虫,承逸趣于笔墨,探寻天人合一的道路,从而追寻精神之自由,获得心灵的慰藉,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山河广阔与繁花遍野相互映衬,“山花竟放”专题,不断挖掘画家心灵深处的感悟,透过艺术家作品表现自然生命的精神之美,使当代中国画呈现出新的创造活力和审美格局。



参展艺术家

罗 江、邓建强、杨正国、郑阿湃、杨惠东

蔡拥华、宋陆京、许晓彬、朱 平、陈俊宇

许敦平、杜 宁、欧阳波、张纯彦


罗江 富民小水井村口小景

50cm×69cm 纸本色 2021年


邓建强 石刻写生之三

66cm×33cm 纸本水墨 2021年


杨正国 邝家凹子邨

80cm×60cm 纸本色 2023年


郑阿湃 贵阳写生

68cm×45cm 纸本色 2018年


蔡拥华 玉屏

70cm×46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宋陆京 潮州民居

73cm×50cm 纸本色 2020年


许晓彬 云淡风轻

29cm×93cm 纸本色 2021年


朱平 滇西印象

68cm×68cm 纸本色 2018年


杜宁 写生之一

68cm×68cm 纸本色 2016年


欧阳波 翠湖晨曦

29cm×40cm 纸本色 2022年


张纯彦 紫袖红弦明月中

96cm×44.5cm 纸本色 2018年


杨惠东 雁荡山水

28.5cm×61cm 纸本色 2018年


陈俊宇 花鸟小品

29cm×62cm 金箔设色 2023年


许敦平 四时佳兴

28cm×60cm 纸本色 2021年




#02

时代与我


所谓天地有大美,其实是人赋予的。画家笔底的山川气质,就是自己的气质。千山万水,从物到情,化景成境,境随心转,皆因眼入心,由心而造。此时眼中物,已脱离自然的约束,成为心中之物。除此心外再无他物。 笔墨也灵动起来,干、湿、浓、淡、焦……依我心而行,随我心而定。


——方土




方 土

1963年出生,广东省惠来县人。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州画院名誉院长。


方土 贵州娘娘山景区

33cm×33cm 纸本色 2018年


方土 云贵交界峡谷

33cm×33cm 纸本色 2018年



画山水的人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对山水的描绘从实际上是对天地万物的描绘,在对万物的表达中反映出了人与山水的关系。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身外的世界可以提供各种信息,通过感受自然中的各种变化,可以提醒或者说唤醒我们内心世界种种复杂的感受,进而丰富和塑造我们的内心世界。


——王保安


王保安

江苏徐州人。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山画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王保安 潮州龙湫宝塔

61cm×48cm 纸本色 2023年


王保安 凤凰山海棠花谷

61cm×48cm 纸本色 2023年




#03

花间寻意


过度迷恋某种视觉图式的建设反证一种狭隘,作品本身所企及的高度才是最重要的。偏激一点地说,艺术不是我的直接生活,不是我的间接谋生手段,艺术是呈现与消解,艺术就是艺术本身,它是我与自己心灵和解的一种方式。


——刘春潮


刘春潮

生于云南临沧。白族,画家、诗人。现为珠海古元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秘书长。


刘春潮 爱莲说系列之一

30cm×30cm 纸本色 2005年


刘春潮 爱莲说系列之二

30cm×30cm 纸本色 2005年



“绘画非绘画之事,而是人生之事,在笔墨间寄寓情怀、安妥灵魂”绘事之于我乃前世之缘,奇石之于我为今生之念。嶙峋峥嵘之石不似我形,甚合吾心,千磨万击,吾尚如是,如我写照耳。任尔东西南北风,且执手中画笔“漱流眠石过今生”。


——樊磊


樊磊

字甫言(弗言)。1974年生,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艺术硕士。现为山东画院书记、副院长、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现代刻绘艺委会副主任、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全国艺术专业学位评审专家;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美术馆馆聘艺术家;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


樊磊 芍药

45cm×34cm 绢本设色 2022年


樊磊 绿孔雀

45cm×34cm 绢本设色 2022年




#04

青山不墨


社会文化是艺术的土壤,它滋养着艺术的根系。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始终让自己保持着对时代的敏锐感知。通过观察、提炼与升华,选取时代元素巧妙地融入我的作品中,使得作品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象的呈现,而是反映了一定的时代气象。


——林映涛


林映涛

1966年生,广东潮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河山画会会员,潮汕版画会顾问,潮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开明画院副院长。


林映涛 秋雪

52cm×52cm 纸本色 2023年


林映涛 什么神山

52cm×52cm 纸本水墨 2023年

#05

万象更新


山水画的核心是构建人精神归隐的空间,是自然的协奏曲,是无用之用的休憩场,是人情感所诉说的大空间。我的愿景是构建除去人为因素作用过后的自然,我想用造物主的方式,主观自在地呈现理想境地,这个境地神秘又宁静,就如同河床一样,可以让河一直在上面流淌,并川流不息。


——贺海锋


贺海锋

1982年生于湖南耒阳。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导师陈平教授。作品《重泉叠嶂》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优秀创作奖。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导师陈平教授、殷双喜教授;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为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专职画家。


贺海锋 云彩

25cm×50cm 绢本设色 2025年


贺海锋 塬上绿植

25cm×50cm 绢本设色 2025年

刘宁的山水画创作,不循规而在新变,不蹈矩而在独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冲破传统绘画的束缚,重组和重构山水画的形神和意趣、笔法和墨象、线条和空间的新秩序,导致一种可称之为“融合派”的山水画新形态的滋生,而与原发性的传统派山水画形态相颉颃,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年轻画家的生命体验和自我表达。


——贾德江


刘宁

1984年出生,字撄宁。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师从卢禹舜先生。任职于广东轻工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南开大学美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清远日报书画院副院长,广东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刘宁 北方四条屏

68cm×17cm×4 纸本色 2024年


刘宁 满庭芳

68cm×17cm×4 纸本色 2024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远取其势”与“近取其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势”与“质”两者也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势”的体现是通过虚实的布置、空间的设计以及笔法的运用来完成的,而这些又是通过点、线、皴的具体表现而体现,具体到笔看,局部看,每笔都生动,每笔都精彩,笔笔相互照应,共同生发。“势”是精神层面的物化以及传达,“质”则是传来的出来一种结果和状态。因此,“势”与“质”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卢贞


卢贞

1988年生。西安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现为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画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结业于文化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2022 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新

时代项目培养人才。文章发表在《美术》《美术观察》等杂志。


卢贞 玫瑰花的院子

32cm×45cm 纸本色 2024年


卢贞 粉黛

32cm×45cm 纸本色 2024年




山水画中的“笔”“墨”这个范畴是具有现实意义与精神层面的区别的。“笔墨”最现实的含义就是画家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借用毛笔、墨、色彩等工具在画面上留下的表现形式,如对笔意、笔势、笔性、笔力的理解,墨与色的运用,这是直观的。而“笔墨”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的,承载着境界,承载着文心,承载着修养。山水画因为有了好的墨,它可以比自然界的山水更加有价值。笔墨与人文的关系始终是一位山水画家的追求。


——梁焯韦


梁焯韦

1993年生于广东广州。202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创作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2021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理论与创作研究方向,博士在读,师从王保安教授。现为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画家。


梁焯韦 小品写生

33cm×45cm 纸本色 2022年


梁焯韦 小品写生

33cm×45cm 纸本色 2022年



编辑:赵昌莉

校对:王铃灵

初审:周一心

复审:闫世鹏

终审:朱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