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正文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关于公开征求《景迈山古茶林及古茶树管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2022年07月06日 15:54  点击:[]

 为加强景迈山古茶树和古茶林的保护管理,传承延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加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和科学合理利用,促进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依据普洱市地方标准DB5308/T572020《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管护规范》草拟了《景迈山古茶林及古茶树管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为提高规范质量,现将规范(征求意见稿)全文进行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意见:

1.电子邮件:pejmsgclbhglj@163.com

2.邮寄地址: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联系人:刘波,邮编:665622

3.传真号码:0879-7521126

4.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275日至715日。

5.咨询电话:0879-752112515911286990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

    202275

 

景迈山古茶林及古茶树管护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景迈山古茶林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为延续景迈古茶林传统种植模式,加强景迈山古茶树和古茶林保护管理,依据普洱市地方标准DB5308/T572020《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管护规范》,结合景迈山古茶树和古茶林实际,制定本规

一、适用范围

景迈山5片古茶林(景迈大寨古茶林、糯岗古茶林、芒埂-勐本古茶林、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翁基-翁洼古茶林)总面积为1180公顷范围内的古茶林及其古茶树的环境要求、管护技术、茶园生态恢复、采摘与留养、病虫草害防治、保护措施。缓冲区内古茶林及古茶树的管护参照此规范实施。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栽培型古茶树

树龄达到一百年或一百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

(二)古茶林

以栽培型古茶树为主体的茶林。

(三)管护

对古茶林及古茶树实施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树体养护措施。

(四)回缩剪

适当剪除树冠上的徒长枝或过长的下垂状藤条枝”以及病枝枝干,保留基部一段枝干的修剪方法。

(五)桥接用

枝条或树干作为接穗以搭桥方式连接伤口两端健壮部位的嫁接方法。

三、环境要求

(一)土壤

土壤pH4.56.5土层深厚 ≥80cm土壤碱解氮含量≥15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20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150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其它养分及矿物质含量应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规定。

(二)水质

输液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三)覆荫树

配植于古茶及古茶树四周、道路两旁、地空隙处树种宜选择乔木型树木。古茶及古茶树覆荫树的郁闭度以30%40%为宜。

四、管护技术

(一)耕作与除草

1.集中连片栽培型古茶林,对茶林进行浅耕不便耕作的可免耕。耕作结合除草进行每年2次~3次浅耕除草。

2.坡度>20°陡坡地应采用养草+免耕 耕作方式。坡度<20°缓坡地平地或台地应采用除草+耕锄+覆盖耕作方式。

3.5月~9浅耕除草1浅耕8cm10cm11月~12结合冬季施基肥翻耕20cm30cm翻埋地表杂草土块晒

4.除草应使用传统的刀具、锄头,避免伤及古茶树。不得采用化学除草方法。

(二)施肥

1.使用经发酵过的农家肥、自然肥料,禁止使用化肥。

2.将修剪或采集的杂草覆盖于穴、沟、坑等裸露地面。

3.用无籽杂草、作物秸秆、枯枝落叶、锯末、种壳等进行地面覆盖厚度10cm15cm

4.零星古茶树覆盖树冠投影地面。

(三)灌溉

干旱发生较重时可采用袋装水埋土渗灌、树体输液等应急灌溉或补水措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袋装水埋土渗灌用较厚实的塑料袋装上清水10kg15kg,扎紧袋口在树冠边缘滴水位置挖土坑将水袋掩埋袋口朝上、外露底部开出直径0.5mm0.6mm2个~3个渗水小孔进行渗灌灌完续水每株布设1袋~3袋。

2.树体输液在古茶树干上钻出向内倾斜 30°直径4mm6mm、深度3cm4cm的小孔把输液针头埋入小孔封堵孔口针头连接输液管和盛水装置利用高位差的压力输水每株布设1套~2套。

(四)修剪

1.古茶树树冠常年应保持自然开心或伞形状态并距离地面≥1.5m每年5月-6月、12-次年1宜进行综合性修剪。

2.根据树冠状况采用抹除剪、疏剪、回缩剪、疗伤剪

3.抹除剪抹除或剪除根颈部及<1.5m 的主干部位生长得不定芽)。

4.疏剪剪除树冠内部过密枝、细弱枝、重叠交叉枝等

5.回缩剪剪短树冠顶部多年生的徒长枝回缩过长的藤条枝

6.疗伤剪(锯):剪除或锯掉病虫枝、受伤枝、枯枝、植物寄生枝等,保留健壮枝,)口与母枝干面平齐,大的锯口用塑料薄膜包扎或者封蜡。

7.修剪古茶树时应同步对茶林内的覆荫树进行修枝或清理控制郁闭度在0.30.4

(五)

1.修剪结束后应对古茶树和地覆荫树喷施 4:8:1000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喷药重点为叶背和树干荫蔽处。

2.膏药病等树皮病害严重古茶林,应对古茶树及地覆荫树的主干1.5m2.5m进行刷白刷白之前清除树干上的粗皮苔藓地衣等。刷白药液配方可采用硫黄粉石灰粉、草木灰、清水按 1:2:3:810的比例混合后的混合剂,还可使用 1.5°Beʹ2.0°Beʹ的石硫合剂。

(六)培土

1.树根裸露的古茶树用同类型土壤培土至根颈部位。

2.根系严重裸露或位于地顷边缘、陡坡的古茶树应采用石块、土基或竹木等混合原土泥浆垒砌成挡土墙或篱笆内填同质土壤使土层厚度≥80cm

五、植被恢复

古茶及古茶树周边植被遭破坏的区域应蓄养天然林或营造水源林、防风林、经济林等恢复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

(一)地清理

1.不定时清理对古茶树生长或茶叶品质有影响的竹子、桉树、核桃树等。

2.移出间作过密的幼年茶树古茶树空穴处可选1株~2株进行留养保持古茶树密度900/hm²1500/hm²为宜。

3.及时清除枯死树木、宿根树桩和倒伏树木等减少白蚁等害虫栖息场所。

4.可清除生长在其他树木上的榕树小树和未完全绞杀其他树木的榕树、红毛树,避免其他树木特别是古树被榕树绞杀替换而降低物种多样性。

(二)留养与配种覆荫树

1.应在古茶及古茶树四周、道路两旁、地空隙处留养或配种乔木型覆荫树。留养本土树种果树花卉药材及野菜分布不均匀的再行种植。严禁种植外来树种、果树花卉药材及野菜等。

2.覆荫树可采用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高大树与中等树搭配(45)个树种均匀分散布置的种植模式留养与配种密度标准为90/hm²120/hm²

(三)套种与间作

1.零星古茶树周围不宜套种粮食作物。

2.古茶空隙地中间作绿肥或豆科作物的应施用与古茶相同的投入品。

(四)土壤改良

1.土壤表层冲刷严重、沙化程度高的古茶林,可掺入粘性土和腐殖土。

2.土壤肥力低的古茶林,应采取种植豆科绿肥、物料覆盖、养殖蚯蚓、加培腐殖土等措施改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

3. pH值低于4.5的土壤应用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符合GB/T9630规定的茶园专用有机肥(经有机认证的有机肥)逐年改良亦可用白云石粉300 kg/hm²750kg/hm²在耕作前撒施调节pH值到5.05.5为宜。

(五)排灌系统

应不定时清理清淤,避免长期积水严禁生活污水流入或倒入古茶林

(六)道路系统

进出古茶的主干道、支道、步道等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挖、铺设

六、采摘与留养

(一)春茶留鱼叶采夏茶(6月至8月)留养不采秋茶留真叶采。

(二)采摘时应按照鲜叶的分级要求进行不采混级茶。鲜叶分级指标见表1

1  茶鲜叶分级指标

 

级别指标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正常芽叶比例

单芽 100%

一芽一叶 100%

一芽一叶至一芽 二叶初展 95%

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占45 %~55 %

一芽三叶至一芽四叶占 30%

单片对夹叶比例

无叉口芽

无单片、对夹叶

同等嫩度单片、对夹叶占5%

同等嫩度单片、对 夹叶占 39%~49%

同等嫩度单片 、对夹叶占 60%

梗长

≤10mm

≤10mm

≤10mm

≤10mm

≤15mm

不合格叶、梗

≤6%

≤10%

(三)采摘应采用提手采茶法不应捋采、掐采、揪采不得掰采马蹄茶、修摘老叶片。

(四)芽叶达到产品定位需要的标准时及时采摘每轮芽叶宜分2次~3次采完。

(五)不宜采摘带雨水或露水的芽叶。

(六)高大古茶树应搭架或扶梯采茶。

(七)盛花期后宜及时摘掉幼嫩果实。

(八)盛装、存放和运输茶鲜叶的器具应通风透气、清洁卫生。

七、病虫草害防治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农药助剂和生长调节剂。

(二)古茶树膏药病防治方法参照普洱市发布的《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管护规范》实施

(三)对于钻蛀性害虫可采用钢丝等先疏通虫道再注入石硫合剂原液封堵蛀口熏杀幼虫。

(四)春季末期和夏茶留养期,须将正遭受病虫严重为害的芽叶采尽带出外销毁。

(五)于雨水集中期,应人工抹除或刮除茶树枝干上的苔藓、地衣、粗皮等。

(六)古茶林可散养鸡、鸭、鹅、兔等家禽、家畜取食除草不允许建设中大型生态养殖基地

)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参照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执行。

八、相关工作要求

(一)凡在景迈山古茶林内预对古茶林大面积(50亩以上)进行修剪,医治有病状的古茶树而使用农药的单位或个人需向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进行书面申请,批复后方可实施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大面积病虫害等异常现象,均有义务通过村组干部或管理局巡察人员通报或直接向管理局监测中心反映。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遵守本规范,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上一条:普洱市2022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疫情防控告知书

下一条:普洱市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资格复审有关事项公告

分享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