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思茅区第二小学六年级师生到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活动。孩子们变身一个个“小农人”,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种植玉米,以原生为主题的研学基地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快乐。



活动开始前,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校外辅导员为同学们讲解了玉米的种植流程和生长环境所需的土壤要求以及温度要求,并教授了栽种技巧。听完介绍,同学们跃跃欲试,排起队伍等待“锄头初体验”。



整个劳动实践过程有序进行,大家携手合作,相互配合,有的拿着小锄头挖坑,有的放玉米种子,有的给玉米种子盖上一层薄薄的“被子”,俨然一个个“小菜农”的样子,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相互展示着种植成果,交流劳作后的心得与感受,回味农耕的魅力。

思茅区第二小学312班学生 董文博:“在种植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这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不易,但在完成了种植之后,感受到了满心的欢喜,这也让我明白了,劳动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感到丰富,又可以使我们精神上得到沐浴,今后我也会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

思茅区第二小学307班学生 陈怡帆:“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云南农业大学,老师安排了我们自己种植了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还有喜悦。劳动是最光荣的,今后我们也要将自己所学的劳动知识很好的运用在生活中,并且将这项传统美德永远的传承下去。”




据悉,为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探索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茅区第二小学与云南农业大学共建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根据每学期(年)劳动教育实践需求,共同制定基地劳动教育实践计划,组织开展基地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大手牵小手”的劳动课程,通过各类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思茅区第二小学副校长 方莹:“我们与云南大学热带学院共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了73位辅导员,自2022年九月至今组织了四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深受同学们喜欢,得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今后我们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相结合,让孩子们沉浸式传承农耕文化,培养劳动技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